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下降0.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表示,2月份,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有所下降,同比涨幅回落。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PPI环比持平;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继续下降。
(资料图)
CPI同比上涨1.0%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8%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食品中,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加之天气转暖供给充足,大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1.4%和4.4%,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五成多。非食品中,大部分服务价格节后出现季节性回落,其中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2.0%、9.5%和6.5%,电影及演出票、美发、家庭服务、宠物服务等价格降幅在1.7%至5.6%之间。
从同比看,CPI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对此,董莉娟认为,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CPI同比涨幅回落超预期,主要是春节错位基数抬升,节后服务消费价格不同程度回落,另外,原油价格同比下滑扩大也对物价构成一定影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整体看,2月份市场供应充裕,猪肉、蔬菜和日用品价格涨幅温和,消费者物价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格局。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春节假期后对食品消费、服务等方面需求减弱,CPI环比下降,且同比涨幅下降幅度大于市场预期。供给充足和需求复常的双向作用,使食品价格由1月上涨2.8%转为下降2.0%,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1.4%和4.4%,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在节后的季节性回落是拉低CPI的主要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2月份1.0%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PPI同比下降1.4%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下降0.4%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下降0.5%转为上涨0.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
董莉娟分析认为,输入性因素推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0.6%。金属相关行业市场预期向好、需求有所恢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0%。煤炭生产稳定,加之气温回升采暖用煤需求减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2%,降幅比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此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1%,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3%,纺织业价格下降0.3%,降幅均收窄。
从同比看,PPI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受上年同期石油等行业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1%,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7个,比上月增加2个。主要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工业行业价格降幅居前。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2月份1.4%的PPI同比降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庞溟预计,PPI在未来三至四个月内将继续受高基数拖累,进入下半年后才有望重回同比正增长路径。2023年全球主要能源和金属的价格水平将可能下行10%左右,叠加国内社会有效需求逐步回暖走强,全年PPI价格中枢将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