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之一的广州南站,投入使用13年多来,充分发挥了大湾区乃至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但其蕴含的巨大高铁经济潜能仍然有待进一步激发。
日前,由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与新鸿基地产共同主办的“赋能轨道湾区·提速枢纽经济”——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发展沙龙在广州南站ICC(环球贸易广场)·峻銮举行,多位专家围绕南站区域规划、发展前景、城市综合开发模式下广州南站ICC·峻銮如何赋能南站区域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高铁、城际快线、广州市域快线、城市地铁汇聚的交通枢纽,广州南站无疑是最高能级的交通枢纽。通过12条轨道交通线与5条快速干线,从广州南站出发,最快45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1小时内抵达大湾区主要城市,8小时内直通全国多个城市。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欧江波表示,大湾区规划实施4年多时间,城市空间、人口、产业正加速变化和发展,区域一体化明显加快。同时,广州城市规划发展战略的调整优化将为番禺特别是南站区域带来新动力,南站以高铁新城+TOD的模式开发运营,在大湾区内部城市互通、大湾区与全国主要城市连接方面扮演枢纽节点的重要角色。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房地产开发模式正在改变,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将是未来的主流。基于交通和周边用地,广州南站统筹规划资源,优化功能布局,可以实现宗地效益最大化;通过多功能空间交互,充分优化城市结构及资源配置,利用“轨道交通+物业”的模式,可以提升沿线商业价值。
在南站的发展历程中,地标型项目的开发建设将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在新鸿基地产与设计团队的协力合作下,南站地区将构建三维立体多层次交通体系,高效带动片区高流量资源流动。广州南站ICC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约700个出租车蓄车位,并在首层上客区实现人车分流,为乘客打造舒适排队环境;设计约3300个地上及地下公共停车位,改善乘客停车体验;通过全新的、跟高铁站无缝衔接的公交车、长途客运车上落客空间和蓄车位,让乘客可以更舒心高效地换乘;还将设计地下的快速接客区,让私家车和网约车的接送更顺畅。
这些交通功能将统一汇聚在广州南站西门,通过系统化立体组织,将大大减少人行步行距离,令各类交通的换乘变得舒适简单。
新鸿基地产广州南站项目设计总监林卓伦介绍,投资约200亿元打造的广州南站ICC项目将对标香港ICC,采用“站城一体”先进开发模式,打造世界级大型TOD项目。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0万m²,涵盖高端商场、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高端住宅、公寓及公共交通换乘设施等,为市民创造丰富连贯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全天候无缝连接的城市体验。
广州市房协专家委副主任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赵红红认为,新鸿基地产转变传统规划设计的“上帝视角”,以“人”的行为理解、塑造城市场所,建立“人行活动”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直接因果关系。具体来说,广州南站ICC采用“东商务、西交通”的布局,为南站实现“无缝连接”的升级转型赋能。
欧江波同样认为,未来广州南站ICC的基本成型,会为周边区域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引和促进。